科幻时代——《萌芽》专访王侃瑜

王侃瑜简介:科幻星云网编辑,科幻苹果核创始人,《萌芽》连载作者。

 

《小时代》早已落伍,如今似乎已成了科幻作品的天下。 

“目前的状况只是读《三体》的人多了,看《星际穿越》的人多了,但是并不是说认同自己为“科幻迷”的人就多了。”

马赛克:今年星云奖上我看到有个老师讲到,有次马亲王来学校签售,现场来了三千多人,然后散场后她刚巧和一个科幻社团的负责人碰面,问及你们发展得如何,结果对方表示很不错呢,总共得有三十多条好汉……这让其不禁感叹科幻文化在中国依旧只是小众的爱好。曾几何时,你也有过和她相似的感受么?但今年以来你是不是发现实际情况并没有讲的这么凄惨呀,反而大有逆市上扬,一举成为劳动人民茶余饭后第一爱好的势头?

我们的作者陈虹羽——也是《科幻世界》杂志的前编辑——就对此现象发出过感叹(或者说怒吼)。她表示实在有点搞不明白科幻风是什么时候突然刮起来的?“身边那些从不看科幻的朋友,竟纷纷读起《三体》并也津津有味。我却得时刻准备着为他们科普各种科学概念。包括最基础的太阳系八大行星;包括炸太阳为什么要以炸水星为引信因为水星轨道离太阳最近;包括我们与其他恒星系之间以光年丈量的距离……”回想起来,你身边是不是也是差不多情况,就像当年追韩寒郭敬明一样,现在你要说自己不喜欢刘慈欣,没看过《星际穿越》,是不是也没法同其它小伙伴们愉快地玩耍下去?这时候你对他们所做的,基本上也是各种科普和教育工作么?最关键的是,她表示,自己倒也并没有因为多懂了一些科幻概念,或者多向往一些宇宙星空便心生优越,只是实在受不了许多粉红女郎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却要挤爆影厅,当主角一行人决定休眠,钻进充斥着营养液的休眠舱时来一句,“啊,他们是这样洗澡的。”以致于“被她过大的脑洞直接击瘫在了座椅上”……

老实说,你对于这种情况同样会心生反感么?这和你期待中的科幻热,毕竟还是有不同吧?特别是,如今只要沾上“科幻”是不是就给人一笔好买卖的感觉?撇开正在投拍《三体》的孔二狗我们一会再谈,韩寒郭敬明这两位未来中国电影界的希望似乎也都对科幻题材有着浓厚兴趣?尤其执行力一流的郭总,非但在《小时代》之后的科幻新片《未来未来》已经备案完毕,更重要的是“最世文化”旗下似乎已网罗了一大批国内科幻届的新锐作家,一条科幻小说及影视产业链已现雏形?所以在“星云奖”的报道中一开始看到有人“感谢郭老板”第一反应是在黑他……结果却发现好像是真心的:“他让科幻从书店的边边角角走了出来;让科幻作家一改宅男腐女的形象,变成了大受欢迎的小鲜肉……”

王侃瑜:我是从大一的时候开始加入我们学校科幻社团的,那时候社团里活跃的也就五六个人吧,常规活动就是去隔壁蹭同济逐日科幻协会的活动以及社长请客腐败。目前上海有科幻协会的高校总共有复旦、交大、同济、东华、上大、海事、上中医七所,我入校之前华师大也有过,更早上外似乎也有过,我入校后看着上理的科幻社团建起来又消失。确实,科幻依旧只是小众的爱好,不仅在中国,在国外也是啊,别看人家的科幻大会搞得很盛大,其实参与人群年龄偏大已经蛮明显了。如果仅仅是一个高校科幻社团就能有三十多个活跃社员的话那已经相当不错了。大学里社团很多,诱惑很多,一些小众的社团甚至只有几个社员呢。我们09年的时候成立了科幻苹果核,最初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团结与帮助高校科幻社团,联合大家一起来办活动,力图获取更多资源,也做出更好成果。近年来,科幻确实突然“火”了起来,越来越多人开始看科幻、关注科幻,资本注入也变多了。科幻苹果核从09年开始做科幻活动,起先一直很困难,拿不到资金,举步维艰,但今年就一下有好多方面来主动找我们合作,所以“科幻热”的好处特别明显。当然,“成为劳动人民茶余饭后第一爱好”还是夸张了,没听说过《三体》的人依旧很多(因为中国人多啊),之前上海科技报有位记者来采访我们,说《三体》热还只是圈子里面热,圈子外很多人还是不知道这是个啥。所以没读过刘慈欣没看过《星际穿越》也没什么啊,一样可以愉快玩耍。不过话说回来,我能理解陈虹羽的愤怒,确实,当身心还沉醉在电影中的恢弘壮丽时突然被一句无知的话拉回现实感觉很不好受。我在一刷《星际穿越》的时候边上坐了两个妹子,整场电影她们就一直在笑在吐槽,我就不懂笑点在哪里了,人家感叹于宇宙的广阔时她们在笑,人家飙泪的时候她们也在笑,简直太出戏了。这好像也不是科学知识储备不足的原因,单纯是脑回路和人长得不一样吧。所以这确实不是我所期待的科幻热,目前的状况只是读《三体》的人多了,看《星际穿越》的人多了,但是并不是说认同自己为“科幻迷”的人就多了。这牵涉到一个身份认同问题,比方说玩游戏吧,平时玩玩手机休闲游戏的人很多,但他们不会自称“游戏迷”,而把玩游戏作为一项认真爱好的人,他们会聚会交流,有一些圈子里的人才能互相理解的梗,他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就是“游戏迷”。科幻也一样啊,读科幻看科幻的不一定把自己当做科幻迷,我现在的室友中学大学里就一直在读《科幻世界》,但我办了那么多活动她从不参加。我所期待的科幻热是科幻迷群体的壮大,倒也不是说要去生拉硬拽人家来喜欢科幻,而是有这么一个长期稳定的活动群体,能让希望找到同好的人获得归属感。现在的科幻市场确实有泡沫,吸引了一些资本,根本不懂科幻的人去做科幻还利用了科幻迷确实让人不爽。不过韩寒郭敬明对科幻感兴趣是好事呀,最世签下一大批新锐科幻作家某种程度上也是好事啊,郭总在市场包装上很强,能将科幻作家包装得光鲜亮丽,让本来只喜欢看纸醉金迷或者情情爱爱青春小说的青少年们读上科幻那也很好啊。所以感谢郭老板应该是真心的。郭总一直有想做科幻电影,不过现在好像还有许多其他事要忙。最世也有找苹果核谈过合作举办活动的意向,不过还在研究探讨阶段。


马赛克:于是从你比较专业的角度,是不是可以具体来和大家聊聊这一些开创了内地科幻文化新时代的作品?比如《三体》和《星际穿越》,在你看来都是“入门”的绝佳选择么?或者说,正因为它们本身具备的某种“通俗性”,才一举造就了科幻热的到来?首先对你而言,《星际穿越》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么?我看到的一篇报道里就提到,虽然众所周知,影片中的黑洞是基于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的计算,经由特效团队运算而成。而为制作每帧画面花费100小时的后果,便是让索恩在看完镜头后甚至对“黑洞事件视界附近光的行为”有了新的见解,并“计划就此在科学期刊发表一系列论文”。这是不是也能算是科幻类文艺作品的一大荣耀了?而更重要的是,正如刘慈欣提到的,科幻作品很多时候缺的不是创意,而是情怀?这点上,《星际穿越》,以及另一部比较走红的《超体》,又都完成得怎么样呢?很多时候我看到的反而是勾起了不少人的文艺情怀,连向来钻营理工科的同学,都开始研读起迪伦·托马斯的诗集来……而这一点,是否也正是这么多人追捧《三体》的原因所在?毕竟在这个架构很大的庞大三部曲中,作者对于人类命运探索时表现出的情怀,是显而易见的?老实说,假使参照一般专业奖项的评判标准,一部合格的科幻小说需要被拿来打分的都有哪几个方面呢?而在所有这些方面,《三体》的具体表现究竟怎么样?确实在完全原创的基础上,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么?比如其中许多人津津乐道的“黑暗森林法则”,为何就我个人看来也没有太过冲击到之前的认识呀?而在此基础上,你同样看好孔二狗老师对于《三体》的电影化么?好歹老师他自己还是信心满满,表示将总共投拍六部,单部预算就有两个亿,所以“有些网友一边骂我,一边求我别拍,但我们有钱就是这么任性!”,老实说这点钱够塞特效的牙缝了么?特别是选定的那位之前主要经营五流悬疑片的导演同样大拍胸脯,强调自己为此已经“学习了好几年的绿幕技术”,你听着这些是否也确实觉得……实在有点不寒而栗?别的不说,单把“孔二狗”和“科幻”放在一起,就已经特别科幻是不是?

王侃瑜:内地的科幻文学热确实是伴随着《三体》的火热而热起来的,确实,大刘的小说一下掀起热潮,“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高到世界级水平”,外国人认不认可《三体》另说,但它确实是老舍的《猫城记》之后第一部被翻译成英语的中国大陆科幻长篇。如果有朋友表示对科幻有兴趣求推荐,《三体》确实是我不会绕过的一个名字。《三体》三部曲的质量在国内科幻文学中确实属于上乘,开篇贴近现实,中期逻辑缜密,后期又想象恢弘,让人容易进入又一部一部追下去。至于电影嘛,其实好莱坞最卖座的一直都是科幻片啊,想想当年的《盗梦空间》啦《阿凡达》啦也一样火过,《星际穿越》热卖毫不让人意外。我个人还是很喜欢《星际穿越》的,但也不是说其中的创意、故事和表现远超之前的其他作品,而是很纯粹的被IMAX屏幕上的宇宙图景所震撼。而这种视觉震撼甚至可以说是生理震撼让我深受感动,毕竟几乎每个科幻迷都喜欢仰望星空呀。至于科技硬伤啦人文情怀啦这些都被我扔在了脑后,想那么多干什么,光是画面就值回票价了呀。可以说这部电影打动我的点完全都不在剧情方面,而是单纯的宏大尺度的美。《星际穿越》的制作很认真,科学顾问也靠谱。科幻启发科学甚至预言未来的例子很多,阿瑟·C·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里就有平板电脑的出现。科幻作品的功用绝不仅限于此,启发科学研究当然还是值得骄傲的,但这种例子实在太多太多了。我本人没有看过《超体》,身边的科幻迷朋友大多觉得这是部烂片或者爽片,倒是有个诗人朋友说这是好片。像对《星际穿越》的评价一样,科幻圈朋友都很喜欢很受震撼,电影迷朋友却不屑一顾觉得拖沓。每个群体的判断标准不一样,很难一概而论。当然,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一部片子,又何必去强迫别人意见跟你一样呢?刘慈欣重视情怀,他的作品也确实不乏情怀,但好像也不是文艺情怀。我之前给一些国外的朋友推荐过大刘被译成英文的几个短篇,他们的评价是有一种黄金时代的感觉,确实,大刘在科幻写作上受阿瑟·C·克拉克的影响很大,克拉克的作品里就有那种情怀,比起传统文学着眼于个人,他们的作品更多关注的是全人类这个群体,会让读者有世界瞬间开阔的感觉。文艺作品没法去列一个标准打分,科幻作品亦是如此。美国的两大科幻奖项,雨果奖由参加该年世界科幻大会的科幻迷投票选出,星云奖则由美国科幻协会的会员评选,都是投票而非打分的评选规则。科幻其实很多元化,硬要说几个我个人不那么专业的关注点的话,那就是围绕某一个或几个nova(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变量)的逻辑推演、故事情节的合理性、科学解释的自洽性,情怀啦语言啦当然也是加分扣分项,但不是我首要会关注的东西。

《三体》虽然不完美,但写得确实好啊,大刘在大尺度的想象力方面绝对是国内第一,世界顶尖不敢说,第一部英文版刚出不久,还得看市场反应。“黑暗森林法则”和霍金的想法不谋而合,你觉得没有受到冲击说明你的科学素养高呀。《三体》三部曲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桥段和设定大概是“只送大脑”和太阳系的降维吧,你说好像也没怎么样,但之前就是没有其他人想到,想到也没写下来呀。至于《三体》电影化嘛,那就电影化呗。老实说,我个人并不是三体脑残粉,所以不会抱有拍不好就会毁了心中所有美好想象的心态。客观上来看,《三体》确实不好拍,因为太复杂,上乘的科幻电影剧情其实都比较纯粹,即便是《盗梦空间》这样的烧脑大片,也只是纯粹地在烧脑。既然孔二狗老师有钱,那就让人任性好了呀,前一阵子刘慈欣和李淼一道来上海做电视节目,孔二狗也出席了,我有挺多朋友去现场当观众,回来之后说“意外地靠谱呢,顿时有了信心”。所以啦,拍出来再看嘛,拍不好至少也是个开始对吧?

 

“我不敢断言科幻的核心魅力,但大概这么几种吧:对于人类整体而非个体的关怀,对于终极问题的思考,对于宇宙星辰的向往,对于未来无限可能性的想象。”

 

马赛克:不过孔老师倒是强调了一点,点出了其实他这是天降大任于斯人,毕竟中国上一部科幻作品还是《霹雳贝贝》。这个我不熟悉也不敢乱说,只能请你来解答下情况真的有这么糟糕么?前几年有个刘德华主演的《机器侠》算不算?那么多手撕鬼子隔山打牛唐朝公子穿越过来当总裁的戏码算不算?就是不久前,我记得院线里也还有个《食人虫3D》的片子啊对不对?再不济,韩寒的《后会无期》里不是也还有那么点科幻元素的么?所以如果还是将影视作品与小说当作两条线索的话,可以和大家具体分别分享下你所了解到的中国科幻文化发展史么?特别是哪些重要的作品,是必须来推荐给有志探索的同学的?而在这整个过程之中,科幻作品,大概又有过哪些主要风潮,分化出哪些门派呢?而与此作为对比,世界上的科幻文化发展至今,需要来了解的内容是否要更为庞杂得多?小时候大家都看过的《变形金刚》和《宇宙的巨人希曼》这种,是不是还是没法作为接触科幻早的证明呀……?

尤其作为一个女生,发展出这样一个爱好还是很不容易的吧?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癖好相比其它而言是不是有一点好处,就是基本还比较省钱省时间?然后认识你之后方才了解到,如今这块里头还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科学活动”,能向大家汇报下活动的具体类型,和如今的发展情况吗?为何说起“科学活动”,我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却是解剖青蛙,一学期算两个学分……当然最有意思的是我居然在“星云奖”的“全球华语最佳科幻迷奖”中惊讶地发现了你的名字,请问这主要是基于你取得的哪些成就而颁发的奖章呢?还是仅仅为了鼓励更多的妙龄少女来加入到这个宅男统治的世界中? 

王侃瑜:唔,其实我看电影不多,也不敢乱说。小时候看过《霹雳贝贝》印象中很好看呀,查了查《机器侠》也是科幻呀,我记得周星驰还拍过《长江七号》呢,反正国产科幻片应该是有的啦,只是质量上乘的不多。科幻似乎又是个没办法界定的东西,就跟文学的定义一样,传统的类型定义是固定的、非一暨二不可兼容的,而现今更流行的则是可变可共享的类型定义方法。从情节、世界设定或者作者态度来定义科幻的主张都有,但都不完备。我的个人意见是“科幻迷觉得是科幻的那就是啦”(说了等于白说),其实现代科幻这一类型的萌芽与发展离不开粉丝群体,早期的科幻杂志编辑就是按照读者喜欢什么就让作者写什么,读者的喜好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这一类型。别说那么多抗日神剧穿越剧了,只要换一种思维方式,《傲慢与偏见》都可以当成科幻读(具体论证过程可以去看Brian McHale的论文《科幻小说,或者说,世界文学中最典型的类型(Science Fiction, or, the Most Typical Genre in World Literature)》,我有翻译过贴到网上),所以啦,算不算科幻真的没什么好争的……

我还是来说说科幻文学吧,目前公认的第一部西方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是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接着是19世纪晚期的儒勒·凡尔纳和H·G·威尔士,相信大家小时候都读过《海底两万里》啊《时间机器》啊什么的。20世纪早期美国的科幻杂志兴起,最重要的自然是雨果·根斯巴克的《Amazing Stories》和约翰·W·坎贝尔的《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这些杂志培养起一批作者和读者,在当今科幻史上的作用不可或缺。20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差不多是科幻文学的“黄金时代”,那段时间涌现出了美国科幻“三巨头”——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克拉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和他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最有名,海因莱因的未来史系列也很棒,克拉克的拉玛系列、太空漫游系列都是必读,总之这三位都很多产。20世纪60年代,“新浪潮”的风头从英国刮起来,与过去的作品相比,新浪潮更注重文学性,也更多元,开始关注性别、人类社会等等问题,女性主义科幻就是从新浪潮中兴起的,这段时间也有大量经典名著涌现,比如厄休拉•勒古恩的《黑暗的左手》、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的《群星,我的归宿》等等。20世纪80年代开始,“赛博朋克”兴起,不得不提的就是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90年代开始,21世纪之初进入巅峰的新怪谭则混合了科幻、奇幻、恐怖元素,很难划归到某一类,柴纳·米耶维是其领军人物。

国内的话,晚清科幻现在是研究热潮,的确,鲁迅梁启超那时候就有推“科学小说”了,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原创科幻小说,发表于1904年。老舍的《猫城记》也不得不提。新中国成立后,郑文光、童恩正等大批科幻作者出现,但科幻文学由于政治环境的影响而起起落落,叶永烈、刘兴诗等也经历了这番动荡。后来就是《科幻世界》培养出的一系列作者,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等,再到新一批颜值超高的年轻作者们,江波、陈茜、陈楸帆、夏笳、飞氘、宝树、张冉等等。中国大陆的科幻创作很难说有流派,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路子,倒是有陈楸帆提出的“科幻现实主义”和吴岩提出的“科幻未来主义”,代表两种不一样的创作目的。

啊,科幻,其实大家小时候肯定都看过科幻作品啦,以前拿到《少年科学》就最喜欢看科幻小说的板块,后来订了《科幻世界少年版·飞》,在读其他各种作品的时候也会发现自己最喜欢读的就是带有幻想元素的小说。中学里我也打游戏看动漫啊,阅读方面更倾向于奇幻而不是科幻啦,但是进入大学后,加入科幻协会(还有其他十多个社团吧),我就发现自己还是喜欢跟科幻协会的这群人一起玩啦,虽然那时我的科幻素养真心不高。09年和小伙伴们一同创办科幻苹果核之后,我就一直在做科幻活动,从每年一度的“上海高校幻想节”到如今的月度聚会沙龙“苹果派”,正是因为有这群有趣的人,才让我更加坚定地混在科幻圈里。13年的时候,我去芬兰参加了他们的科幻大会Finncon,又拜访了一圈北欧和波罗的海地区的科幻迷,我这么个异国来的陌生人被当地科幻迷友好招待,睡到人家家里还蹭吃蹭喝,感觉简直太棒,这回,不把科幻圈当成家也难了。于是14年我又去赫尔辛基暑期学校上了一门科幻课,去伦敦刷了世界科幻大会,去都柏林刷了欧洲科幻大会,15年在美国的世界科幻大会门票也买好了。来回旅费签证费各种开销,其实一点都不省钱省力啊……

科幻活动是让科幻迷面对面结交寻找归属感的好办法,一个人在家里孤单读书是很难坚持的,但如果身边有那么一群人和自己一样,可以聊特定话题,那么坚持这份爱就会变得不那么难。科幻活动是维持这么一个亚文化圈的载体。我们的活动形式还蛮丰富的,不过跟解剖青蛙关系不大……我有幸获得今年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的最佳科幻迷奖银奖,因为这些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做科幻活动呀。我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科幻组织——科幻苹果核的创始人之一,在上海做了许多线下活动。我也是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的理事,星云奖的组委会成员(虽然好像没有做很多实事……)还积极和国外科幻迷加强联系,向国内介绍国外的科幻圈生态,向国外介绍中国科幻,我给科幻星云网写文章,也在美国的Amazing Stories上用英文开博客,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星云奖也不是我因此拿到的第一个奖项,之前还拿过复旦的光华自立奖,虽然只是三等奖啦,不过大概也是唯一一个因为科幻而获得该奖项的人了吧。另外,科幻圈绝对不是宅男统治。就科幻苹果核而言,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有很多萌妹子,我们还要组少女偶像组合,出专辑拍写真呢(够了……)。咳咳,反正我真没觉得科幻圈妹子少。


马赛克:而至今为止,你自己最喜欢的科幻作品,大致都有哪一些呢?而科幻作品中的哪些元素,是最为让你着迷流连的所在?比如粉丝众多的蒸气朋克,对你来说具备同样的杀伤力吗?那种复古与未来感的结合,是不是也和许多MV大获成功的原理一样?而我确实发现许多少女们同样都对某些关于未来世界的故事完全没有抵抗力,只要是人类的生存模式进入到一种全新的设定中,宇宙大帝——一般有这么个角色吧——提出一套亮瞎眼的世界观,哪怕此后的机甲格斗她们也都能看得很起劲。这在你看来,是否也提示了我们科幻作品之所以永远有其市场的一些基本要素?对任何人而言,这就像言情、武侠一样,是一种精神上根植于大脑深处的基本需求?如果我们具体来给这个笼统的需求做做划分的话,在科幻的范畴里,你感觉大致能够迎合的,是人的哪些基本审美需求呢?或者说,科幻文化最核心的魅力所在,究竟都体现在哪些主题和表现形式上呢?

刘慈欣在一个采访里回忆起他初读完《2001:太空漫游》的震撼:“出门仰望夜空,突然感觉周围一切都消失了,脚下大地变成了无限延伸的雪白光滑的纯几何平面。在这无垠广阔的二维平面上,在壮丽的星空下,就站着我一个人,孤独地面对着人类头脑无法把握的巨大的神秘。从此以后,星空在我的眼中是另外一个样子了,那感觉像离开了池塘看到了大海。这让我深深领略科幻小说的力量。”所以是否可以说,这种颠覆你对自身认识的冲击,打开一个全新视界的体验,是很多人对此着迷的很重要一点?而更有人总结过,事实上关于时间旅行的作品永远有其市场,无论是好莱坞大制作还是我们熟悉的穿越剧,都是长盛不衰的火爆题材,这种不满足于“今生今世”的心态,是否也是极寻常的一种周期性欲望?而科幻题材总是紧贴前沿科技,一般是否也很难抵抗住那种想要一窥的好奇心?例如你的连载小说《云雾》,其中就将云储存运用到了存放人的意识上,当时构思时的想法,也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是否一般正会从一个新的科技热点,来引申出匹配的故事?据说在被问及“科幻文学”有什么用时刘慈欣表示很欣赏一位网友的说法,即“科幻的最大魅力不是描写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不是即将发生的事情,更不是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它最大的魅力是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如果仅仅被用作科普工具,他是不赞成的,你是否也同意他的说法呢?

王侃瑜:我最喜欢的科幻小说是《海伯利安》,最喜欢的科幻电影是《银翼杀手》。个人最痴迷宏大背景中的个体挣扎,喜欢有情怀有诗意的作品,就是那种文科生也会很喜欢的作品啦。不过蒸汽朋克粉丝众多吗?我感觉只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风格很受追捧呀,这个流派的文学作品好像也就能数出《差分机》和《利维坦号战记》等不多的几部了。我挺喜欢蒸汽朋克风着装的,13年去太原刷星云奖的时候就穿得很蒸朋,仔细想想我少女时代最喜欢的游戏《樱花大战》也可以归类到蒸汽朋克呢。想想诸多的日本ACG作品,有一大半都是未来世界的科幻背景啊,少年少女一样喜欢看,但似乎确实看的时候关注点并不是其科幻内核,而是光鲜亮丽的世界观和人物故事。科幻对我来说确实是一种基本需求,我喜欢作品中循着自洽的科学逻辑和故事俗逻辑对不同于现实的东西去进行推演,但我又不是推理小说迷,所以作品中的幻想元素对我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是打破现实疆域的一把钥匙。

我不敢断言科幻的核心魅力,但大概这么几种吧:对于人类整体而非个体的关怀,对于终极问题的思考,对于宇宙星辰的向往,对于未来无限可能性的想象。大刘对于科幻作品带给人的震撼描述地很好,确实这种体验能让人暂时忘却受限的今生今世,或者对于生活重新燃起希望(我看完《星际穿越》后的直接感受就是又有动力去工作去写作去好好努力生活了)。不过能带给人这种震撼的优秀作品毕竟是少数,我还是想强调科幻其实很多元,它的魅力恰恰在于带着自身的限制去打破限制,从而创造千万种世界,而这些世界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都不相同,唯有通过阅读或观看才能抵达。《云雾》的构思其实在科幻点子上并不新颖,我起初就是想写一个关于“集体意识”的小说,而这篇连载小说所表述的只是集体意识的初萌,可以说只是序曲吧。因为这也是我在就读复旦创意写作专业的毕业作品,所以首要目的是写作一篇能让中文系的老师们认可的科幻小说,并不是在科幻构思上多么创新。我之前只写过一些儿童科幻故事,这是我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所以我没资格去谈创作过程,只能说新科技热点确实是不少科幻作家的灵感源泉。我听过这么一种区分科幻奇幻的说法,科幻文学是描述可能发生的不可能,而奇幻文学描述的则是不可能发生的可能。意思就是科幻文学中描述的东西此时此刻看来并不可能,但在将来是有可能发生的,而奇幻文学描述的则是可能发生的事情,只是它们发生在一个不可能存在的世界中。不过其实科幻奇幻的分界越来越模糊,“推测性文学”也许是个更好的称呼,虽然它比较拗口。科幻当然不是科普工具,至少不能仅仅是科普工具,但是描写的事情完全有可能发生嘛,只是作者的原初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预测未来而已。

 

“写科幻,需要作者有文笔,需要作者有较强的逻辑能力,需要作者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有广阔的视野。那么一个具备这些素质的年轻人,做什么,都比写科幻赚钱。”

 

马赛克:所以到这里就牵涉到一个科幻文学性质的问题,既然它需要和科普读物划清界限,有着自己独有的美感和形式,那是否意味着它可以被归入到文学的范畴中?但似乎也并不完全合适?刘慈欣便屡次提醒大家,不要总拿文学的标准来衡量他的作品,他的文学能力是有限的,科幻小说更接近一种类型文学,你要在这里头探寻人物的立体,人性的复杂,其实是有点缘木求鱼,是这样么?比如最多也就是“邪恶的人身上有某种正义的东西”,这便足够了,再多“就不是科幻读者要看的了”,你在创作中也是如此要求自己的么?在你看来,科幻小说与主流文学最大的分野,大概都存在于哪些地方?所谓的“软科幻”“硬科幻”,以专业的眼光看来,界线又应该划在哪里?像是《她》这样的作品,因为主要探讨的是人的“孤独”,所以即便有着一个科幻创意,是否也没法真正“硬”起来?再如《移动迷宫》这种,是否都比较难接受它是科幻,反而更接近幻想的范畴?而同更热的奇幻与玄幻做比较的话,又能试着具体谈谈最大的不同分别体现在哪里吗?彼此间的优缺点,是否也是一目了然,只待不同消费者来各取所需?

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否正是有无科学依据的差别?即便在玄幻作品中凡人如何修真的步骤写到无比详细,描写的也是“暂时没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无疑还是和怎样开发新式机甲打怪有着蛮大不同?而即便同样会出现“龙”,糟蹋起人类来也是同样心狠手辣,但《冰与火之歌》和《侏罗纪公园》也还是两种全不相同的类型吧?而这其中我觉得挺重要的一点,是不是正是科幻小说总还是试图来回应人类的几个终极问题?比如人类和宇宙的关系,人类和科技发展的关系,人类对自身存在的不断追问?像是有人便发现,人类对科学或科幻的追求,是伴随着自身地位的不断边缘化为代价的,发现的宇宙越大,未来的可能性越多,人就会显得越渺小,越远离自我中心化的认识,而这是不是正和玄幻文化中那种不断提升能力和存在感的诉求本质上便背道而驰的?而基于这点,是否也可以就此觉得科幻小说终究还是一种要比玄幻和奇幻文学更“严肃”的作品?

王侃瑜:又到了万年说不清的科幻文学到底姓“科”还是姓“文”的问题了……其实这对普通学者来说重要吗?根本不重要。对学界来说也许一定得把事儿理清楚了,但中国目前唯一的科幻文学硕士点和博士点是在北师大的儿童文学下面,带头的吴岩老师也很无奈啊,刘慈欣拿了儿童文学大奖,他也没办法啊。大家都知道科幻文学不该归到儿童文学下面,但是又能怎么办呢?只能慢慢来。前阵子北京开了一个“王晋康创作20周年研讨会”,请到了科幻、文学、科普三界的嘉宾发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这不很好嘛,非要争来争去或者推来推去这个孩子归谁又有什么意思呢?科幻文学确实是一种类型,作者更多的笔力被用于描绘与现实不同的世界,落到具体人物上的自然就少了。但也不能否认有许多文学性相当高的科幻小说啊,多丽丝·莱辛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都写了很多科幻小说啊,厄休拉·勒古恩的作品也有很多人性的东西啊。如今类型文学与主流文学的分野越来越模糊,类型文学和类型文学之间的分野也越来越模糊,非要去拉一条线没什么意义,只能说它们是互相有重叠部分的几个圆圈。所有这些软硬科幻啦,玄幻奇幻啦,恐怖啦,乌托邦反乌托邦啦,启示录后启示录啦,通通可以归到“推测性文学”这把大伞下面。你说得很对,科幻小说总还是试图追问终极问题,这使其显得严肃。不过话说回来,并不是说科幻就一定要追问终极,也不是说科幻文学就一定比玄幻文学和奇幻文学更崇高更伟大,只是科幻对于读者的要求较高,其科技元素要求读者具有相关知识储备,不然无法理解或者说无法真正领略其魅力。


马赛克:最后,能给大家也普及下如今科幻市场的真实情况么?是否还是像许多科幻作者抱怨的那样,真正的读者群还是很小,如今的表面繁荣也仅仅是假繁荣,一旦《三体》和《星际穿越》的热度过去,该看韩剧的还是看韩剧,该玩陌陌的还是玩陌陌?而所有科幻领域的创作者,及科幻杂志的现状,具体又是怎么个样子呢?大家从收入到受欢迎程度,都还是有了一个不小的提升么?有人就表示,其实创作科幻小说也不难啊,一来没有任何限制,你可以信马由缰随意设置任何情节,二来翻来覆去无非就是宇宙旅行和数码机械,搞多了也没什么大意思。比如关于“毁灭”的故事,就早已被穷尽了所有可能了……你会怎么来看待这样的言论呢?而多年来你看到过的最棒的科幻创意,印象里又有哪一些呢?而另一方面,许多科学家反倒对科幻小说特别尊重,甚至谦虚地表示科幻作家都是自己的领导,他们负责先想,然后我们再来跟进研究,看看能不能实现,意思是科幻作家的想象力还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这是不是在历史上也是确有例证的?众多的科技成果,都最初起源于一些“痴人的狂想”?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是否可以也来谈谈你所理解的“科幻情怀”呢?我个人的感觉这种“情怀”应当接近于当初《地心引力》中所呈现出的那种介于恐惧、敬畏与希望的复杂感情,这无疑有助于我们在不断认识世界的同时,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而这也正是科幻作品最重要的意义?所以能不能也来谈谈看你之后的创作计划及活动计划,在推广科幻文化和写作新的小说上,分别都已经有了哪些灵感和打算?而如果同样给你单部两个亿的预算,你又会怎么来将《三体》实现影像化呢?或者说有哪个其它小说,你是很希望可以拿来拍一拍的?比如《云雾》这个小成本搞搞是不是也还挺合适?科幻作品毕竟创意为王,男主角的话,国际化后的张杰应该也已经够用了吧?

王侃瑜:与其说读者群少,不如说是作者群少,没能创作出足够多的优秀作品来吸引作者。当然,除了刘慈欣之外,中国还有许多优秀的科幻作者,但数量和规模实在不够大。有一位我特别欣赏的科幻作家刘宇昆,他是美籍华人,用英语写作,拿了雨果奖星云奖等各个国际上有地位的奖项,也将很多中国科幻翻译成英文,《三体》的第一部和第三部就是他翻译的。前阵子他来中国参加星云奖颁奖仪式,我问他感觉和美国科幻大会有何不同,他说来参会的作者很少,美国科幻大会上许多都是作者,在中国碰到的却不多。我就很想跟他说其实中国的科幻作者就那么一点你已经通通见到了呀……持续创作有产出的作者就那么几个,有分量质量高的作品就那么一些,那人家读者自然看完《三体》还是回去看《来自星星的你》了咯(诶?你说都教授也是外星人?好吧好吧,看在导师大人严锋那么推崇的份上,星星也算是科幻,虽然应该没有人是为了看科幻才去看这部韩剧的吧……)我们之前一次活动上请过科幻作家dhew来做讲座,他本人也好多年没写科幻了,为什么呢?写科幻不赚钱呀。dhew说了,“写科幻,需要作者有文笔,需要作者有较强的逻辑能力,需要作者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有广阔的视野。那么一个具备这些素质的年轻人,做什么,都比写科幻赚钱。”

是啊,做什么不好写科幻呢?都是为了爱呀。当然这两年因为爱而写科幻的作者在坚持努力之下有了钱,作品改编版权卖出,英译也走向世界,但之前的积淀是必不可少的。谁说创作科幻小说不难的?他说的是起点上的网文吧,起点文要大卖也还得有点水平呢。如今科幻作家似乎成了很受欢迎的一群人,被请去各地做各种活动,《科幻世界》和最世也抢着签人,作为读者,我们当然愿意看到喜欢的作家收入和受欢迎程度提升,但更希望在彩色泡泡环绕中的作家能够沉下心来继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小说。

14年年底,《新科幻》宣布停刊,这意味着《科幻世界》再次成为唯一一家专注于刊登科幻小说的纸质刊物。泡沫之中,还是有许多令人扼腕叹息的事发生的。我无法预言科幻文化会走向何方,但我只能说我们在努力,至少想在上海建设稳定繁荣的科幻圈,让所有幻迷都能有所归属,其中一部分甚至愿意义务投入精力加入我们一同举办活动,这样的话,离上海申办世界科幻大会的那一天也不远了吧。国内的优秀科幻作品,我想推荐陈楸帆的《荒潮》和韩松的《宇宙墓碑》,另外,宝树、张冉、江波、陈茜、夏笳、飞氘等都是很出色的青年作家。国外的话,美国的刘宇昆,他的中短篇《爱的算法》、《单比特错误》、《纪录片:终结历史之人》我都很喜欢;英国的柴纳·米耶维(China Miéville),《城与城》会让你看到很不一样的幻想作品;还有芬兰的哈努•拉贾涅米(Hannu Rajaniemi),他的《量子窃贼(The Quantum Thief)》似乎目前还没中文版,读英文是有点痛苦,不过坚持过最初几章就再也放不下来了。另外,这三位外国作家都是男神级人物,在这个一切看脸的世界必须得推荐给大家。科幻作家的想象力确实会启发科学发展,比如地球同步轨道就是阿瑟·C·克拉克提出的,他还在《天堂的喷泉》里提出了太空电梯(虽然这并没有实现),而地外文明探索、机器人伦理学、外星生物学等等看起来很科幻的学科,谁又能保证它们在不久的将来不会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呢?

我很赞同你对“科幻情怀”的归纳,不过目前来说我还不具备创作这类有“情怀”的作品的能力。目前我的创作实践基本上还是循着科幻现实主义的路子,写一些近未来的故事,折射出当下的问题以给人警示。我想写一篇接地气的科幻小说,就发生在上海,自贸区建成之后的几十年,区内区外的社会生态已截然不同,废弃的世博园里聚集了一群社会的弃儿,高层建筑里潜藏着掌握城市命脉的幕后黑手……不过这个坑有点大,得慢慢挖。我对影像化实在是不在行,给我钱我也拍不了《三体》……我倒是希望看到大刘的短篇《全频带阻塞干扰》被拍成电影。至于《云雾》嘛,我就只能眼巴巴等着傅星老师给我介绍影视公司了,当然小说和剧本是两回事,肯定得大改。不过话说张杰不是唱歌的吗?

 

转载自《萌芽》2015年3月刊 惊奇乱讲 栏目,《萌芽》注:以上言论皆为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

 

(星云网经授权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科幻星云网 www.wcsfa.com

 


蜀ICP备17012425号-1 公安备案号 川公网安备51019002006867
回到顶部